白芥子贴膏
[组成]生白芥子。
[用法] 生白芥子50 克,研成细末,米酒50克,调制成膏状,将膏药摊在纱布上,贴敷患侧阳白、地仓、颊车、四白4个穴位处,胶布固定,4~6小时取下,3天内防止患侧受风,7天后贴敷第2次。局部可出现水泡,乃药物刺激所致,可用无菌注射器将泡内液体抽出,自会脱屑愈。
[功效] 祛风化痰,散结通络。
[治疗]周围性面瘫。
[来源] 冀风云,等.河北中医,1991(5)
[按语] 面瘫的主要症状是口眼歪斜,临床上一般可分为周围性面瘫与中枢性面瘫2种。周围性面瘫是由于神经炎所致,最多见为非特异性面神经炎,因局部受凉或受风引起。中枢性面瘫则为脑血管意外、脑血管畸形、脑挫伤以及颅内肿瘤等疾病所伴发。中医将口眼歪斜列于中风范畴,有中经络与中脏腑之分。大抵中经络口眼歪斜与周围性面瘫相类同。辨证多责之风邪外袭,痰浊内停,风痰互结,壅滞经络。治宜以祛风化痰,散结通络为法。白芥子有辛散利气,温通豁痰,散结消肿之功效。得米酒之助,则药效更易发挥。且阳白、地仓、颊车、四白是针治面瘫的4个常用穴,膏药通过穴位的渗透更易直达病所,故而能收佳效。